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明確,把加快實現更高層次的供需平衡和安全保障作為2019年重點工作之一。什么是更高層次的供需平衡?最低收購價下調,農民收入會降嗎?種植面積調減,糧食安全咋...
1月17日至18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明確,把加快實現更高層次的供需平衡和安全保障作為2019年重點工作之一。
什么是更高層次的供需平衡?最低收購價下調,農民收入會降嗎?種植面積調減,糧食安全咋保障?
農業(yè)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超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做客《央視財經評論》,進行深度解析。
最低收購價下降,農民種糧啥變化?
彭超:理順糧價形成機制,才能傳導正確的市場信號
“很長一段時間,國家在糧食主產區(qū)指定一些國有企業(yè)以某個保底價格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來穩(wěn)定農民的種糧收益,穩(wěn)定生產預期,應該來說保證了國家的主要農產品供給。但也要看到,生產連年豐收、市場結構穩(wěn)定、庫存高企,在糧食價格被最低收購價托起來的情況下,要讓農民更多接收到市場的信號,就比較困難。所以,現在的政策調控,是讓糧價更多回歸市場的軌道,讓農民可以根據市場信號,科學合理地調整種植結構?!?/p>
種植面積調減,糧食安全咋保障?
據統計,2018年,全國稻谷播種面積4.53億畝,比上年減少837萬畝,下降1.8%;小麥3.64億畝,比上年減少360萬畝,下降1.0%;玉米6.32億畝,比上年減少404萬畝,下降0.6%。
彭超:保產能,優(yōu)結構,轉方式
“國家最近幾年劃出了糧食生產功能區(qū)9億畝,還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qū)2.38億畝,刨除重疊部分,加起來是10.58億畝,這就是我們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包括科技支撐、良種良法及各種現代化技術應用,我想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同時更需要優(yōu)化結構,比如庫存較多的玉米和稻谷,要調優(yōu)調精;比較缺的大豆,要增加播種面積;還有生產方式要更加優(yōu)化,該休耕要休耕,該輪作要輪作,讓生產方式更加綠色?!?/p>
彭超:讓市場在糧食供需平衡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通過市場,讓農民的優(yōu)質產品得到優(yōu)價,才能讓他們更加有市場主觀能動性地去調優(yōu)品種結構、產業(yè)結構。我們對2019年農民的種糧收益有過一個初步調查,大概是每畝幾百元,可能就相當于他打幾天工的收益。所以在調優(yōu)產業(yè)的同時,一定要保證農民的收益,讓糧食里的品牌價值、附加價值能體現到收入上。這樣從微觀上能保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從宏觀上讓國家糧食安全更加有保障?!?/p>

